9月6日的三水區白坭鎮智能文化家一樓會議大廳內,90多雙眼睛齊刷刷地盯著臺上的搖號機,每當幸運號碼出爐,有人擊掌、有人歡呼、有人惋惜,有人拳頭一攥又松開,低頭確認手心的號碼牌。
10月1日,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三水·白坭)五人龍舟公開賽將在白坭鎮西岸碼頭外拉開大幕。由于賽事公開組的報名隊伍多達99支,是參賽名額的4倍,最終只能通過搖號的方式選出25支“幸運隊伍”。
這項賽事為何一號難求,我們從中看到了一種什么樣的龍舟文化?透過這樣的文化傳承,我們又將得到什么?
2018年,廣東省第六屆五人龍舟錦標賽在白坭鎮舉行。
扒丁青睞“此生必扒”的“水上馬拉松”
當日下午,搖號結果一公布,25支取得參賽資格的隊伍就第一時間加入了賽事方組建的微信群,大家摩拳擦掌、滿懷期待。他們當中,不乏來自龍舟文化深厚的廣州、中山、江門、臺山以及佛山順德等地。
“這里的‘水上馬拉松’,我們老早就想來比一比、‘跑一跑’了?!表樀聟^均安鎮天連龍艇會的歐陽富洪難掩獲得公開組參賽名額的喜悅,飽含期待地說。
歐陽富洪所說的“水上馬拉松”,就是白坭鎮五人龍舟賽。每當白坭人舉辦龍舟賽事,賽程都是20公里起步,如本次賽事賽程更是長達26公里,十分考驗扒丁的耐力、技巧和意志,對熱愛龍舟競渡的扒丁來說,這樣的賽事有著天然的吸引力。
事實上,白坭五人龍舟運動的火熱出圈可追溯至2018年。當年國慶節,白坭鎮成功舉辦廣東省第六屆五人龍舟錦標賽,從那時候起,越來越多扒丁關注白坭,到白坭“跑”一場“水上馬拉松”成為許多扒丁的向往。與之一同出圈的還有一段被視為“此生必扒”的天然黃金賽道。
據悉,該段賽道位于白坭鎮西岸碼頭外的水域,即以雁鵝沙島為起點,以潤螺崗島為轉折點,兩島之間直線距離長約3.8公里的水域。這片水域寬闊平直且水流速度適中,超百條龍舟同時“放龍”時尤為壯觀,就如同騎行318國道被騎行者們視為夢想,這樣的黃金賽道也被龍舟愛好者視為“此生必扒”。
龍舟文化在傳承與創新中煥發活力
一號難求的背后,我們看到了當地對龍舟文化的用心與傳承。
白坭鎮有長達15公里的西江河岸線,樵北涌及其支橫涌更是貫穿全境,出門見水,舉步登舟,是典型的嶺南水鄉。從1936年起,當地每隔3至4年都會舉辦一場盛大的龍舟賽。每每此時,西江水域百舸爭流、十分震撼。
2011年,白坭鎮成立龍舟協會,推動當地龍舟運動蓬勃發展。2018年,白坭鎮獲授“廣東省五人龍舟特色鎮”稱號。與此同時,白坭鎮還舉辦了龍舟音樂節,用Rap的形式創新演繹龍舟歌標,同時首發了由佛山“歌標王”徐國林創作、粵曲星腔傳承人李月友演繹的粵劇《平湖秋月之白坭西江賽龍》。此后,白坭鎮還將醒獅和龍舟兩大傳統文化結合,在當地校園打造具有白坭特色的“龍獅文化”。
立足于源遠流長而富有活力與朝氣的龍舟文化,當地正以龍舟為媒,架設一座既能穿越歷史時空,同時連接灣區的橋梁。
“9月28日,我們的五人龍舟博物館將對外開放,以漆藝為主題的雅泊酒店也將正式對外營業。此外,西江河鮮美食街、七彩花田等文旅景點也將推出優惠活動?!卑综桄偽幕菊鹃L溫希明說,對于龍舟賽可能帶來的強大人氣,當地已經為扒丁和旅客量身打造多個龍舟主題的文旅景點,做好“接招”的準備。
近年來,白坭搶抓特色小鎮建設和鄉村振興等機遇,將五人龍舟文化作為當地文旅IP,初步形成了獨具辨識度的白坭龍舟文化品牌。
如今,走進白坭鎮,能看到以龍舟為主題打造的農家樂,其主打菜“冬瓜艇”便是模仿龍舟而創作。在金竹村,扒丁陸永良從扒龍舟跨界到造龍舟,其制作的五人龍舟暢銷珠三角地區。此外,白坭五人龍舟文化博物館也將于9月28日對外開放,該館將從地理、水文、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等維度,系統展示當地五人龍舟文化的發展演變。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楊立韻
圖/通訊員梁宇聰
(編輯: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