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交通先行。隨著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以及廣湛高鐵、珠肇高鐵等一系列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高明正瞄準灣區西部交通樞紐快速邁進。
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抓手,高明將圍繞打造灣區樞紐新門戶的目標,打造“機場空港+國鐵城際+城市軌道+高快速路+港口航運”多層次立體化交通體系。
廣湛高鐵、高荷港碼頭等項目加快建設
近段時間,高明重大交通項目建設頻頻傳來好消息。
9月6日晚,經過3天連續奮戰,位于西江高明岸附近的跨西江橋479#墩承臺澆筑完成,標志著廣湛高鐵佛山特大橋施工取得重大進展。8月28日,肇慶制梁場首孔箱梁順利澆筑完成,拉開了廣湛高鐵珠三角樞紐機場段橋梁上部結構施工的序幕。據悉,珠三角樞紐機場段設珠三角樞紐機場、新興南2個車站。
目前,在高明區,除了廣湛高鐵已開工建設,珠肇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段、珠肇高鐵肇慶東段項目均在加緊推進,助推高明區全面邁入高鐵時代,融入國家高鐵網絡。
高明擁有豐富的港口碼頭資源,坐擁西江17.5公里“黃金水道”,在營碼頭11座,岸線使用率僅約四成,發展港口碼頭具有潛力。目前在建的高荷港碼頭就是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現碼頭建設已經進入設備調試階段,投入運營后疊加珠江貨運碼頭等在營碼頭資源,將大大提升高明發展港口經濟的競爭力。
按照高明區委十三屆六次全會部署,高明正在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積極推動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高鐵高明站等綜合客運樞紐年內啟動建設,全力配合推進廣湛高鐵、珠肇高鐵、深南高鐵等重大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力爭高荷港碼頭年內投產使用,加快建成“機場空港+國鐵城際+城市軌道+高快速路+港口航運”的多層次立體化集疏運體系,加速融入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打造灣區樞紐新門戶。
記者從高明區交通運輸局獲悉,高明一方面做好灣區樞紐規劃建設,全力配合建設好在建的軌道項目;另一方面,積極構建外聯內暢路網,依托“十四五”交通規劃,對外謀劃清遠至高明高速、南沙至云浮高速等高速項目,對內加快推進明西路、明富線、三和路等重點交通干線建設,打通一批“瓶頸路”。此外,全區正在提升西江岸線功能,依托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與空港物流園區布局,提升全區水運競爭力,形成水陸空鐵聯運的交通格局。
創新農村公路管養模式推動鄉村振興
除了重大交通項目,高明把建設好“四好農村路”作為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抓手。
今年,高明緊密結合“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及高明“鳳鳴朝陽”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繼續深化“四好農村路”建設,創新農村公路管養模式,在石洲片區、明陽明西片區、皂幕山片區、平塘小洞片區創建4個農村公路管養先進示范點,率先探索出一套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石洲經驗”,受到廣東省公路事務中心的肯定,也為高明“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實施提供交通支撐。
以荷城街道石洲片區農村公路建設為例,高明推進“專業養護+花卉產業”融合的特色管養模式,并依托區級養護專業隊伍,對石洲村主要農村公路開展路面灌縫、塌陷整治、排水設施提升等專業化養護工作。在這個模式下,石洲村委會帶動村民積極響應,落實村級路長周會制、村級護路員每日巡查,同時村委會鼓勵企業用特色元素裝點鄉村道路景觀。目前,石洲村委會以一條條四好農村路串聯美麗鄉村、花卉企業、生態農場、漁光互補項目等特色點,并引入共享單車,謀劃騎行徒步線路,為暢游石洲提供更多選擇。
今年8月17日,作為全國農村路建設的先進地區,江蘇省高郵市組織調研組前往高明區開展調研活動,圍繞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石洲經驗”進行溝通交流。高郵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調研學習來到石洲村,切身體驗到高明區在“農村公路+農業產業”“農村公路+生態旅游”的顯著成效,認為石洲的“四好農村路”建設促進了地方花卉和旅游產業發展,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伴隨著各大交通項目的順利動工和建成,可以預見,高明的區域交通路網將越織越密,市民出行也必將日益便利。
(編輯:林展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