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華燈初上,對很多南海人而言,生活的篇章才剛剛啟幕。今年入夏以來,比天氣還火熱的夜經濟,讓城市升騰起濃濃煙火氣,點亮群眾的美好生活。
今年上半年,南海區餐飲業營業收入57.88億元,同比增長14.1%,住宿業營業額達9.01億元,同比增長22.3%;全區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025萬人次,旅游收入達78億元,同比增長20.5%。此外,1至7月份全區規上文體娛樂業營業額超5.79億元,同比增長25.8%,各項指標總量均居五區第一。亮眼數據背后,南海夜經濟正成為拉內需、穩增長、促消費的重要抓手。
敏銳捕捉夜間文旅消費需求,南海早早便開始發力新賽道,依托文化場館、旅游景區、商業街區等豐富業態和項目,打造“食、游、購、娛、展、演”等多元疊加的夜間休閑場景,營造主客共享的美好夜生活。如今,南?!耙褂?”正持續催旺夜經濟,既讓市民游客從中感受到直抵心扉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有力激活了新業態新消費的強勁生命力。
供需兩旺
破層出圈點亮新“夜”態
商務部關于城市居民消費習慣的調查報告顯示,60%的居民消費發生在夜間。對于眾多消費者來說,“8小時以外”的夜生活漸成剛需。對于經營主體而言,夜間時段的經營愈發重要。
這股潮流下,南海在不斷創新中緊握發展契機,以豐富的供給為夜間經濟提供了旺盛動能,釋放出強大的文旅消費市場潛力。
夜幕降臨,霓虹燈牌亮起,千燈湖中央活力區又熱鬧、靈動起來了。
一撥又一撥游客紛至沓來,在商圈的網紅奶茶、人氣餐廳前排起長隊,觀看常態化的城市燈光秀、周末音樂匯、音樂噴泉水秀,流連于燈湖西街的陣陣美食香味中。暑期雖然接近尾聲,但市民游客的消費熱情仍在節節攀升,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這樣的場景成為千燈湖片區的常態。
作為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桂城呈現出了夜演有品牌、夜讀有基礎、夜游有內涵、夜展有創意、夜購有去處、夜宴有品質、夜市有人氣、夜宿有保證的特點。
“太好玩了!短短3日旅程,就體驗了獅山美食啤酒節、里水花月夜、九江夕陽音樂會,還有千燈湖的別樣繁華?!庇慰完愜幒团研呛堑乇P點著南海夜游的“收獲”,此前他們受各種音樂節吸引,利用周末時間從廣西梧州來到南海旅游,豐富多彩的夜間游玩場景讓他們直呼“這趟值了!”
當夜間經濟成為撬動消費、提振經濟的重要引擎,城市也在夜間消費市場中“卷”起來了。南海潛心打造消費新場景、體驗新空間,引得各地游客來領略這份獨屬于嶺南文化名城的夜間煙火氣。
如每逢周六上演的九江“儒林灣夕陽音樂會”,由最初單純的音樂盛會,不斷融入鄉賢文化、樂善文化、夜間經濟、咖啡營地等元素,正吸引一批批游客前來打卡。2023年上半年,夕陽音樂會、c-box創意集裝箱夜市共吸引市民游客20萬人次,帶動集裝箱夜市總體營收約100萬元,周邊規上餐飲營收約2220萬元,規上酒店營收約750萬元,夜間文旅消費呈現供需兩旺態勢。
而入選首批佛山市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的西樵鎮聽音湖片區,則通過舉辦各色文旅活動打造“潮玩”品牌,用“樵”文化點亮“夜經濟”。2023年1至7月,西樵累計夜間經濟人流約250萬人次,直接拉動經濟收益約5億元。
業態不斷推陳出新,新場景日趨豐富,從單純的“逛吃”到“視聽”再到“體驗”,南海沉浸式、互動式的夜間經濟文旅模式不斷涌現,在重塑旅游消費格局的同時,也為游客的美好夜生活提供了更多選項。
持續創新
做活夜經濟“閃光點”
擁抱新機遇,南海的夜生活有了更精彩的“打開方式”。從小吃攤到啤酒節、音樂節、露營節,南海正給消費者創造更加多元、更有內涵的夜間消費場景,持續做活南海夜經濟“閃光點”。
歌舞聲伴著日落而起,大瀝的夏日夜晚開啟了狂歡模式。一場燈湖中軸音樂節,集合了樂隊、街舞、市集、樂園、健身等多元化元素。臺上街舞表演、DJ打碟、尊巴舞等輪番上演,將現場氛圍拉滿;臺下觀眾揮舞雙手,跟隨音樂節奏歡呼搖擺,感受南海的活力與魅力。
“好新奇!好刺激!”在丹灶耕山小寨,巡游快閃+潑水節、花船巡游、煙花瀑布、打鐵花、篝火晚會(魔術+舞蹈表演)、水幕電影等表演輪番上演,新奇的夜游體驗成功解鎖了持續火爆的“流量密碼”。據統計,7月6日至8月13日,景區客流量超2.1萬人次,營業收入約170萬元。
于城市而言,夜經濟想要持續高質量發展,在吃、喝、玩、樂、購的發展骨架之下,還得有當地特色的歷史文化、城市故事的血肉作支撐。
南海地處粵港澳大灣區腹地,素有廣東“首府首縣”之稱,是嶺南廣府文化的核心起源地,孕育了龍舟、醒獅、武術等世界級文化IP。一直以來,南海都尤為注重發揮制造業實力雄厚、嶺南文化豐厚、現代氣息濃厚的優勢,打造有文化、有特色的夜游項目,以滿足人們個性化、多層次、品質化夜間消費需求,營造主客共享的美好夜生活。
在8月25日召開的文體旅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消費交流活動上,南海受邀向全國推廣龍舟帶動文旅消費“狂飆”的經驗做法。在南海,區、鎮、村、社四級“南海龍舟超級聯賽”貫穿全年,與南海大地藝術節、啤酒節、美食節、音樂節、露營節等夢幻聯動,常態化開展夜光龍舟展演,助力打造消費新場景、體驗新空間,點亮夜間經濟。如今年五一期間千燈湖上演的疊滘夜光龍船漂移表演、啤酒音樂節等,吸引超22.4萬人次打卡,客流同比上升400%,周邊商圈銷售額突破3億元;疊滘龍舟漂移提前兩個月開始夜訓,每晚都能吸引大量市民游客駐足觀看龍舟集訓。
再如,剛剛結束的2023年南海區百村(居)男子籃球賽火爆出圈,既有力聚人氣、促消費,也讓千年古郡南海的夜晚青春飛揚。數據顯示,本屆賽事共吸引260支隊伍,超3000名運動員參賽,合計舉辦583場次賽事。兩個多月來,南?!按錌A”全網觀看人數超過700萬人次。
另外,在多元化的“夜經濟”業態發展下,群眾產生的更多個性化需求也漸漸得到滿足。這個夏日爆火的Citywalk(城市漫步)便為夜間消費打開了新思路。在南海,澹如書屋夜讀24小時不打烊、百年精品茶市18小時不打烊……讓樂于享受靜謐夜時光的靈魂也有處安放。
多點發力
完善夜間經濟生態系統
眼下,基于豐富的業態融合、多元的共享空間,南海夜間文旅消費正展現出強勁潛力和競爭力。
今年7月,國家《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發布,明確要推動夜間文旅消費規范創新發展,引導博物館、文化館、游樂園等延長開放時間,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24小時生活圈”。打造沉浸式演藝新空間,建設新型文旅消費集聚區。
對此,南海文廣旅體部門積極響應,各鎮街充分整合資源,重點聚焦“夜經濟”這一新業態、新模式,積極培育夜間消費集聚區,持續豐富夜間經濟消費業態,涌現了千燈湖、聽音湖和廣佛智城等一批高品質夜間經濟集聚區,舉辦了佛山草莓音樂節、汽車美食節、潮玩啤酒節、特色市集、夕陽音樂會、電競賽事等一系列夜間消費活動。
夜經濟的繁榮,體現了一座城市的規劃思維與超前布局能力,南海便是如此。2022年8月,南海區出臺《關于進一步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順應居民夜間消費需求,營造多元、活力、開放、有序、安全的夜間經濟環境,努力將南海建設成為廣佛都市商圈夜生活地標集聚區,為佛山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事實上,早在2021年2月,南海區就出臺了《佛山市南海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關于促進南海區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的實施細則》,提出要促進夜間經濟,鼓勵符合條件的景區(景點)、文博場館(所)延長開放時間至22點30分且天數不少100天的,最高獎勵不超過10萬元/年;收費景區(景點)按延長開放時段(18:30~22:30)門票收入的10%給予獎勵,每個景區(景點)每年最高獎勵不超過100萬元。這些細則都是南海夜經濟繁榮的“助燃劑”。
同時,為答好夜間消費這道經濟命題和城市治理考題,南海全區上下都在努力營造培育發展夜經濟的良好氛圍,不斷加強管理、做好協調調度,力促城市服務功能更加豐富、便利、多元,為夜經濟蓬勃發展保駕護航。
“群眾不收攤,我們不收隊!”7月7日晚,南海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一次集中統一行動正式拉開帷幕。護航夜經濟,守好人間煙火氣,是此次行動的重要一環。行動中,南海公安結合具體地段夜間活躍度,適時調整巡防工作重點,除了對宵夜檔、小吃街等展開巡邏外,還深入酒吧、游藝廳、棋牌室等娛樂服務場所開展清查,當好市民游客“守夜人”。
除此之外,南海也正在運用數字化、智能化能力探索夜間經濟服務新模式。
今年“佛山南海通plus”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了“南海夜經濟”模塊。模塊內,有擺攤意愿的市民按照操作提示提交相關資料后,半小時即有相關部門進行確認,并且自動生成帶頭像的《食品攤販登記卡》。市民也能通過小程序實時查看區域內的各類攤位信息、經營內容以及當天營業狀態,并可直接點擊夜市定位導航前往。
無論是營造更好更富有想象的夜消費場景,還是打造更便捷更智能化的夜經濟配套,南海已經走到了前列。以持續發展為內核,南海將繼續創新供給、優化環境,打造更加完善的夜間經濟生態系統,推動夜間文旅消費規范創新發展,為美好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黃夢靈 黃潔 通訊員許雪花
(編輯:杜思雅)